Saturday, July 18, 2009

里尔克的豹和博尔赫斯的虎

里尔克1875年12月出生于布拉格这个波希米亚地区大都会,这里当时属于的奥地利。父亲约瑟夫是个小职员,身体虚弱,脾气暴躁。母亲菲娅向往上流社会生活,因丈夫无法满足她而离婚。比里尔克更早一年出生的姐姐刚出世便夭折了,为了纪念早夭的女儿,一直到6岁,母亲都将里尔克当作女孩来养,留长卷发、穿女式洋装,买洋娃娃作为玩具。

1897年里尔克在慕尼黑遇到了,并深深的爱上了那个聪慧,对文学有着过人见解的有妇之夫莎勒美。因为莎勒美比里尔克大15岁,弗洛伊德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俄狄浦斯情结:“在他无助的时候,困惑的时候,她变成了他的体贴的知己,和蔼的母亲”。

后来他来到巴黎,和罗丹交往密切,一度担任罗丹的私人秘书,写了著名的《罗丹论》。他的作品多描写波希米亚的人情风物,“他怀着纯洁的爱观看宇宙间的万物。他观看玫瑰花瓣、婴粟花;豹、犀、天鹅、红鹤、黑猫;他观看囚犯、病后的与成熟的妇女、娼妓、疯人、乞与、老妇、盲人;他观看镜、美丽的花边、女子的运命、童年。他虚心侍奉他们,静听他们的有声或无语,分担他们人们都漠然视之的运命。”(冯至:《里尔克——为10周年祭日作》),他的心像一面镜子,不仅能映照出风景,并且能映照出灵魂的颤动。

里尔克被称为“咏物诗人”,也许受恩师罗丹的影响太深了,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涘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冯至:《里尔克——为10周年祭日作》)

他早期的一首诗---《豹》:(冯至译)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很多年后,在另一块土地上的另一个大诗人博尔赫斯也写了一首很相似的诗---《老虎的金黄》:(陈众议译)

我一次次地面对
那孟加拉虎的雄姿
直到傍晚披上金色;
凝望着它,在铁笼里咆哮往返,
全然不顾樊篱的禁阻。
世上还会有别的黄色,
那是宙斯的金属,
每隔九夜变化出相同的指环,
永永远远,循环不绝。
逝者如斯,
其他颜色弃我而去,
惟有朦胧的光明、模糊的黑暗
和那原始的金黄。
哦,夕阳;哦,老虎,
神话、史诗的辉煌。
哦,可爱的金黄:
是光线,是毛发,
我梦想用渴望的手将它抚摩。

里尔克的豹和博尔赫斯的虎境遇非常相似,都在栏杆里囚着。可豹子却是一个囚犯,焦躁不堪,抑郁无为,只能无奈地来回踱步,任生命消失于时间的流逝。而虎却是一个英雄,愤怒地咆哮,反抗不自由的囚禁,却不失高贵的颜色,用自身鲜艳的金黄战胜了朦胧和黑暗,成为光,神话和史诗。

比起里尔克的豹,我更爱博尔赫斯的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