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16, 2012

上帝粒子


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


上帝粒子实际上应该称为希格斯粒子。 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是个无神论者, 他很不喜欢上帝粒子这个称呼。欧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该中心的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均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

大学我的专业是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我学的很辛苦, 因为理论物理基本上是纯数学, 没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是 无法在这个领域进行下去的。 我当时学物理是因为太喜欢爱因斯坦了, 觉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我对物理学的热情丝毫不减, 对爱因斯坦的兴趣也丝毫不减。这不, 当我一读到这条消息, 我最想搞明白的是它与爱因斯坦之间的联系。
牛顿猜出了一个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但牛顿无法告诉你质量从何而来。爱因斯坦写下E =mc2,但他也无法告诉你这个m从何而来。

杨振宁创立了规范场理论,这个理论可以推导出所有的相互作用的方程,但杨振宁的理论里物质粒子的质量只能是人为加上。把杨振宁的理论与Higgs机制结合,就构成了前面提到的标准模型。所以,要科普“上帝粒子”,得先讲杨振宁。

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是一门精确科学,很多理论结果能有实验验证到小数点后十几位。但物理规律其实都是根据简单的不变性原理推导而来。在杨振宁之前,人类真正能够写下方程的物理作用只有引力与电磁相互作用。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电磁相互作用成了一组严密而美妙的数学方程,这就是每一个科学与工程人士都应该熟知的麦克斯韦尔方程(Maxwell"s equations)。而后,爱因斯坦发展了引力的几何理论也就是广义相对论。

引力属于非常微弱的作用试想,整整一个地球的引力才能把我们困在地面,电磁作用也不强。当人类的探索走向微观,人们发现,物质原来蕴涵了巨大的能量。粒子之间强大的作用力,正是核能的源泉。在人类文明发端以来,宇宙起源之谜一直是一个哲学问题。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相应的天文观测,人们已经知道,宇宙源于所谓大爆炸。如果反推到遥远的过去,整个宇宙都充斥着巨高能量的粒子。理解这一切,就需要像麦克斯韦尔方程那样的定量科学理论。

但是与引力和电磁力不同,粒子之间其他作用是非常短距离的。这个距离小于一根头发的万亿分之一,完全超出了可以直接观测的范围。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像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样,没有任何实验数据却破空而出的惊世杰作,用纯粹理性把我们带进宇宙奥秘的神秘之门。在这个理论出现之前,世界上所有基本物理理论都不过是盲人摸象而已。

1954年,一位年轻的中国人发表了一篇现在称为YANG-MILLS规范场的论文,这篇论文在今天看来奠定了整个标准模型的理论基础。在这篇论文里,杨振宁给出了所有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对应的精确数学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规范场理论。

与其他基本物理理论一样,规范场理论也是基于物理规律的不变性(搞物理的人也喜欢用对称性这个词),就是物理规律应该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当杨振宁把这种不变性扩展到基本粒子的量子理论,他惊讶地发现,要使理论保持不变,就必须存在对应的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规范场。

具体来说,杨振宁发现,如果有两种粒子,那么它们之间的变化可以用一个2×2的复数矩阵描述,如果物理规律要在这种类型的局域变换下保持一致,则不能光有这两个粒子,还必须加一个相互作用。换言之,从本来没有考虑相互作用的自由粒子方程开始,一旦考虑规范不变原理,我们就必须要求粒子之间有相互作用,而且这个规范不变原理还告诉你相互作用应该是怎样的。
用最通俗的话来讲,物质都有质量,就像每一个人都有重量一样。质量起源于何处?在微观层面,来自“上帝粒子”希格斯。

但是究竟什么才是 希格斯机制呢?
电磁力由光子传递,光子的零质量是电磁力距离无穷的原因。当时,人们认为:由于粒子之间的弱作用与强作用都是短程的,其相互作用应该是由有质量的粒子传递(我们现在知道,虽然gluon质量为零,但是由于规范场的非线性,导致所谓夸克囚禁)。但在杨振宁理论中,规范场粒子不能有质量, 因为如果规范场有质量,物理方程就不能保持规范不变了。因此杨振宁论文刚刚问世的时候并不为人所接受。

规范场的质量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超导体理论得到了启发。超导现象的第一个特征是没有电阻,一旦电流形成,可以永久保持。但超导体还有一个更为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它完全排斥磁场磁场不能从超导体中间通过。从理论物理的角度,这个现象意味着超导体内,光子获得了质量。对于这个质量的解释,苏联物理学家朗道等人提出了朗道—金兹堡模型,在电子的电磁量子方程里凭空加了一项。这一项如果画一个图,就像一个墨西哥帽子。与很多物理理论一样,这种模型的微观原理最初都没有解释,而是一种纯粹的灵感。但这个理论与实验得到了极好的吻合。基于基本原理的超导微观理论的发现是在若干年之后,由BCS理论完成。

有鉴于朗道—金兹堡模型成功地给零质量光子提供了质量(而且维持局域规范不变),固体物理学家安德森建议粒子物理学家们尝试类似的方案,也就是几乎空穴来风般地在YANG-MILLS方程里加一个新的场,这样一来原本没有质量的规范场获得了质量,而规范场维持了其局域的规范不变。首先写出这个方程的人是Higgs,但他的论文寄出去被拒绝了,只好作了些修改之后再发给其他刊物。这是1964年的事情。

很多人在提到Higgs机制的时候,喜欢使用对称自发破缺的说法,其实这是一个用词的谬误。实际上,Higgs机制恰恰维持了YANG-MILLS规范场的局域不变性(local gauge invariance)。也就是说,规范不变才是王道。

数年之后,温伯格等人把 YANG-MILLS场与Higgs理论综合起来,成功构造了弱电统一理论。这个理论又很快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Higgs机制不仅给传播弱相互作用的规范场玻色子(boson)赋予了质量,还成了所有物质粒子(称为费米子,fermion,如夸克与电子等)质量的来源。Higgs场的真空值不为零,物质粒子的质量同它们与这个Higgs场的耦合成正比。

Higgs粒子如果最终被证实,我们都应该庆祝。人类自古问的一个问题,我们来自哪里,在标准模型再一次得到实验证实之际,有了更为可靠的答案。两千年以前,人类还在迷信雷公电母、天狗吃日。今天,我们凭着自己的理性,掌握了自然界深层的机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