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9, 2009

无人读过的书(5)

(5)约翰内斯。开普勒

我买了一张从海德堡到图宾根的火车票。

火车经过一片片田野,一个个小镇,城市。时值深秋,橙红金黄的树丛里有一幢幢简朴矮小的小白木屋,窗户上挂着蕾丝花边窗帘,台阶上堆满了整垛的木柴,小小的庭院里鲜花盛开,洋娃娃般的孩子长着麦子色的柔软的头发和海一样蓝的眼睛。

到图宾根去,这个愿望在我的心里有20年了。那里是我最心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成长和死去的地方。他在那个面对尼卡河的塔里,弹一架走调的风琴,吹着断续的长笛,思念他的狄奥蒂玛,写着不再成章的诗句,度过三十多年疯癫苦痛的岁月。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20世纪德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20世纪文学在全世界读者最多的作家, 也曾在这里的一个书店里做过学徒。还有,那个伟大的约翰内斯·开普勒,1587年也来到蒂宾根读书,并受天文学教授迈克尔·马斯特林的影响而信奉哥白尼的学说。

1600年,开普勒到布拉格担任第谷·布拉赫的助手。1601年第谷去世后,他继承了第谷的事业,利用第谷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第谷是望远镜发明以前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也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仔细、最准确的观察家,因此他的记录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开普勒认为通过对第谷的记录做仔细的数学分析可以确定哪个行星运动学说是正确的:哥白尼日心说,古老的托勒密地心说,或许是第谷本人提出的第三种学说。但是经过多年煞费苦心的数学计算,开普勒发现泰修的观察与这种三学说都不符合。

最终开普勒认识到了所存在的问题:他与第谷,哥白尼以及所有的经典天文学家一样,都假定行星轨道是由圆或复合国组成的,但是实际上行星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

他在1609年发表的伟大著作《新天文学》中提出了他的前两个行星运动定律:第一定律认为每个行星都在一个椭圆形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而太阳位于这个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认为行星运行离太阳越近则运行就越快,行星的速度以这样的方式变化,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十年后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它的运转周期越长,运转周期的平方与到太阳之间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开普勒定律对行星绕太阳运动做了一个基本完整、正确的描述,解决了天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曾使甚至象哥白尼都感到迷惑不解。

金格里奇教授本来就是个开普勒的专家,他第一次在莱比锡见到了开普勒所拥有的《天体运行论》的拷贝时,激动得浑身发抖。结果他发现,开普勒是从一个叫施莱伯的人手里得到的这本书,这施莱伯也是个天文学家,他在书里写下了许多心得和见解,其中的一页上有两个小字---椭圆。金格里奇很想知道这两个字是否给了开普勒发现上帝的奥妙的灵感?

1630年11月,开普勒在雷根斯堡发高热,几天后在贫病中去世,葬于当地的一家小教堂。他为自己撰写的墓志铭是:“我曾测天高,今欲量地深。我的灵魂来自上天,凡俗肉体归于此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