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7, 2010

张爱玲为什么不自杀?

小乖给我看这篇文章。我看了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题目很莫名其妙,如果说张爱玲为什么不吃肉?为什么没孩子?等等,还有情可原,说为什么不自杀就语无伦次,如同见了人就问:你为什么不自杀?

人为什么活着是个无解的哲学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其实很简单,就是本能。本能是生命的核心,人在世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这个本能。。。冒着太阳去上班不是为了任何哲学,而是要活下去。

对人生我是一个悲观到头了的悲观主义者,如果我爸妈不生我,我一点意见都没有。

一代又一代人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可谁能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我为什么认为人最后不得不回归宗教,因为宗教使无解的人生有个归宿,即使是虚构的。

其实这篇文章写得还不错,就是命题不对。

---------------------
张爱玲为什么不自杀

前一段时间看蔡康永谈张爱玲的文章里说,"凡有边界的,既是地狱----,人生是监狱。"

又说" 很多人要被拉出去处决了,就大呼小叫,拼命扳住门框不放,搞得其它囚犯心情都变得很坏。当然也有微笑退场,也有发表激昂演说再赴刑的。

也有人,在大家的注视之下,悄无声息的,越狱了。 ......

张爱玲不见了。
越狱成功。
很多人悄无声息的死了,很多人越狱成功。
可是张爱玲,是人生的重刑犯----
她从人生狠狠劈下几块黄金、犯下几件巨案、再大大留下几调线索,然后,飘然远去。"

看完有所悟,想起当初刚看完《小团圆》的时候,读了篇书评,作者说有一个困扰了她很多年的问题就是,张爱玲晚年为什么不自杀?当时看到这句话,感到很不高兴,只是因为觉得作为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该被问这样的问题,哪怕她是张爱玲。任何人也不该问别人这样的问题,要死你自己怎么不去死。但是后来看了蔡生的文章,之前又读了米兰·昆德拉《不朽》(天呀,我又要提这本书啦)。从另外的角度想了想,就对之前的耿耿于怀一笑了之了。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里,曾经描写过人类的两种灵魂,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要不断的表现自我,突出自我,要让人看到自己走在街上,听到自己的意见,声音,要与这个世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否则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的灵魂,人们结婚生子,不断的说话,穿奇装异服走在大街上,拍照片搔首弄姿,都是潜意识里,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为了对世界说,看我,看我,以此来更加强调自我的存在。而另外一种人,他们则有一个做减法的灵魂,他们觉得跟这个世界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希望能过点安宁的日子,不被人打扰,去除和人的关系。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像蔡康永说的那样,"凡有边界的,即是地狱,人生就是监狱,"

他们老想逃跑,总想越狱,因此总是自动给自己的灵魂降噪,希望有一天偷偷的挖个去另外一个世界的洞就消失掉而不被人发现。昆德拉说,前一种加法灵魂走向极端的危险之处在于一个人的自我会过于膨胀。而后一种减法灵魂的声音走向极端的危险,就会最后消减为零。这零,并不是死,只是零而已。在昆德拉的小说中,姐姐阿涅斯是减法灵魂。

我从未见过真正的像阿涅斯一样的人物。后来我看到蔡康永说张爱玲的越狱,才突然想到,原来晚年的张爱玲是阿涅斯。她在美国深居简出,没有人能找到她,她的地址连家人和朋友都不会告知。因为身体的缘故,再加上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搬家,世人都在寻找她,有记者甚至住到她家隔壁,但是却毫无头绪,只好翻检她的垃圾想寻得她的一点点蛛丝马迹。这是唯一的一次世人逮到她。但也立刻被她溜走了。在她生命最后的十几年,她把她灵魂的声音几乎削减为零。有一次,她和一直帮助她的林式同先生通电话,抱怨牙痛,林就说:"牙齿不好就拔掉。我也牙痛,拔掉就没事了!"她若有所悟,自言自语地说,"身外之物还是丢得不够彻底。"

既然这样,活着为何,何不干脆自杀?昆德拉说,自杀的人,并不是要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是为了让人永远的记住自己。这话不能概括全部,但是的确是一部分的原因。三岛由纪夫是最突出的例子。他暴烈的自杀,是为了永恒的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但是阿涅斯没有自杀,她只是在一次车祸之后,在丈夫赶来之前,自行的放弃了生命,退出了生命,用自然的消逝,终于越狱成功,也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的抹掉了自己,这是一个做减法的灵魂得到的最大的平静和幸福,并不是一死了之就可以。张爱玲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过"不自杀"的决定。这个决定,她贯彻了一生。因为她洞彻了生死,也洞彻了自杀这件事。她要活着越狱,要活着抛开这一切。冷眼看这世界,看这世人,翻天覆地的将她找遍,想捉拿她的,观赏她的,利用她的,对她品头论足的,但她就是不满足你们,你们只好拿着她前尘遗事反复咀嚼,嘬点滋味出来。你们在监狱里的自以为是的这些人怎会知一个越狱者的平静满足。你们想看她自杀,但是她才不会死给你们看的,你们想以此来满足自己嚼老婆舌的快感,在她自杀后对她指指戳戳的说,看,我早知道她会自杀的。但是你们休想。

人人都感慨张爱玲晚景凄凉。我始终不觉得。在选择生死的问题上,到底选择了生还是选择了死,都不是悲剧的判断依据,最重要的是,你选择了你想选择的那一个。因此三岛由纪夫的暴烈自杀也好,张爱玲选择的活下来也好,在我来说,都是让我尊重的选择。因为他们都是经过了漫长而严肃的思考做出的选择。最后各取所需,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尤其要说的是,张爱玲对生的选择也让我明白了一点,当一个人,在真正经历过生死的抉择,经历过怀疑和迷惑,而最后依然放弃了死而选择了生的时候。才可以说这是由自己做出的,一种相对自由的选择。那些从来不敢追问自己,想都不敢想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人,也不敢认真面对死,从来不敢怀疑人生的胆小如鼠的人,却只因为被人教育了人该活着,就认为活着是天经地义的事,一味否定自杀的人,其实和一时冲动就从楼上蹦下去的自杀者,本质上是一样半斤八两,浑浑噩噩的事。

蔡康永曾经说到过自杀这个问题,说自己"一直都在想这件事,这是我最大的乐趣,一想到可以自杀,就好放松。"看到这句,我就笑,老琢磨着越狱的人,看到同类就会心有戚戚焉。我的普鲁斯特问卷里,对于"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这一道题的答案,就是"不能自杀。"

但是自杀是暴动,技术含量明显不高,比如最近离开的贾宏声,他是一个可怜人,他一定是烦这个世界烦得不行了,但是却没法越狱,因为张爱玲毕竟经济上没问题,人又身在美国,生活要求也降到极低,心无挂碍。但是他却只能依靠他人生活,他人也必须对他负责,这是他和家人的双重的监狱,不暴动就没戏。我相信这世界上肯定在各个角落都隐藏着越狱成功的人,只是他们不像张爱玲这样重罪得惹人注意。所以难度系数也没有这么高罢了。而张爱玲奶奶是肖申克,拿着小勺挖个大洞越狱,剩下的留给你们去扯淡。所以张爱玲这个人,越想越觉得她有意思,她前半辈子灵魂做加法,晚年灵魂做减法,可见加法减法这种事,也不像米兰昆德拉小说里那么绝对。于是我想了想我自己的灵魂,觉得它基本上还是比较倾向于阿涅斯。但也同样不是那么绝对,时而也会摇摆抽风,减减加加。但基本上,还是比较无法忍受自己的灵魂太吵闹了。烦自个儿的时候,就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至于今后如何也挖能个洞越狱成功。这个技术工程,我还没想好做不做,怎么做。反正来日方长,慢慢想也不迟。我也不是劈了金砖的重刑犯,被人遗忘很容易。关键只在于自己扔不扔得彻底,想到这里,就觉得好放松。

3 comments:

小乖 said...

我觉得水木丁不是在说张爱玲,也不是在说死,而是说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东东 said...

自杀的人是没有想通的人,还是对生活很认真的人, 才会觉得无法活下去。

而离婚的人其实也是对婚姻和两性关系认真的人, 不想混着, 又不想affair。

要看穿啊, 又要认真生活, 好难呀!

July said...

这篇文章很文不对题,尤其拿张爱玲说事。。。认真研究张爱玲,给我最突出的感觉就是本能。张的一生都是用尽了本能去生存。文人们老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她。

自杀的人往往是对生存本能的放弃。Give Up! 没有力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