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4, 2010

《出卖》The Betrayal by 八十一子

《出卖》The Betrayal

康斯坦丁大帝(公元272-337)史称第一位基督徒罗马君王。他在临终时受洗,为基督教堂津津乐道。罗马朝廷对早期基督教的镇压不遗余力、极为残酷。康斯坦丁真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他究竟是什么时候有了基督教的信仰?

康斯坦丁大帝在四十岁时宣称自己是基督徒,并在第二年(公元313)发布命令,在罗马帝国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不再镇压基督教。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在皇冠上一直佩带着多神教的徽章,直到临终受洗时。这是为什么?教堂说,康斯坦丁延迟受洗,是为了给自己时间赎洗先前镇压基督教的罪过。

在重重历史烟雾中,《出卖》(The Betrayal by Kathlene O'Neal Gear and W. Michael Gear) 这本历史小说对基督教与罗马朝廷的关系给了我们一些提示。

《出卖》用两条平行的线索讲述了两个相关的故事。一个是犹太纪元3771年耶稣死亡前后几天里,他和他的伴侣玛丽(Mary Magdalen)以及其他门徒的行踪。耶稣的生父是谁?耶稣究竟为什么被捕?他被害三天之后尸体怎样失踪?他究竟被葬于何处?

基督教经过三百年的传播,到康斯坦丁大帝时已有相当的规模。康斯坦丁的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 他的宗教信仰显然受到他母亲的巨大影响。但是那时候的基督教“思想混乱”,各种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流传于世。基督教中央(The Council of Nicea)在康斯坦丁授意下,挑选了耶稣门徒如保罗、彼得、约翰等人撰写的福音书,根据这几本书的说法编撰了新约圣经,并下令“焚书坑儒”,烧毁其他所有耶稣门徒如玛丽、菲力普(Philip)、詹姆斯(James)等人撰写的福音,并对传抄、阅读这些禁书的人处以死刑。

康斯坦丁必欲置于死地的“异端邪说”的核心问题是耶稣的血统:耶稣是人之子还是神之子?书中的耶稣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人之子(Son of Man)。据史籍记载,耶稣是私生子,他自称Yeshu ben Pantera。他的父亲名叫Pantera,是个罗马军士。圣经时代的中东地区,私生子可以说是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不可拥有财产,不可出任公职,甚至不可以娶妻生子,也不能做犹太教士。这样的血统看来不是康斯坦丁认可的“救世主”所应有,虽然圣经时代的人们并不怀疑上帝也可能通过妓女送个救世主到人间。皈依基督教之前,康斯坦丁必须造一个神。耶稣必须并且只能是神的儿子。

书中另一个故事讲的是耶稣死后大约三百年(公元325),埃及尼罗河岸边一个基督教修道院三个教士和一个女杂工逃避基督教中央的清洗和追杀的经历。整个修道院一百多人为何被谋杀?这几位幸存者怎样得以逃生?他们究竟知道什么,以致被罗马不遗余力地追杀?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康斯坦丁为什么要延迟受洗直到最后一刻钟。在康斯坦丁的指使下,经过焚书和屠杀,罗马的基督教中央有效地建立了两个教条,作为基督教的神学基础:第一,耶稣的生母玛利亚是处女终生,也就是说,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第二,耶稣复活后升天的不仅仅是他的灵魂,也包括他的肉身。事实上,康斯坦丁皈依的基督教已经不是他母亲所了解的基督教,而是他自己建立的一个崭新的教派,也就是我们所知的今天的基督教。

恰如此书的书名,耶稣基督活着时,以犹太教一个激进派教主的身份,被犹太教长老们以“谋反”罪出卖给耶路撒冷的罗马统治者。他死后三百年,又被基督教中央的头目们为了确立罗马国教的地位,剥夺耶稣自认的“人之子”的身份,放弃“一神”信仰,把耶稣变做神,把他出卖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基督教从此被打上多神教的烙印。千百年来的基督教神学家们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辩护,捉襟见肘,虽不厌其烦,却也不胜其扰。

作为历史小说,这本书写得很认真。作者夫妇两人都是圣经考古学者。书中描写的耶稣和门徒的言行在书后都有附注,指明原始出处。根据的文献多为最近几十年出土的耶稣门徒记载,也就是当年罗马焚书的残余。

作为小说,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耶稣被害事件的扑朔迷离,教士和杂工三男一女的奇怪组合逃生的惊险,都有很吸引人的故事。曾经是罗马战士、为了保护同伴又不得不拿起刀来的出家人,美丽聪明又敢于杀人的洗衣女工,博学、固执的老修士,胆小得“像只被骟了的猫”的少年修士等人物全都呼之欲出。男女主角饱浸鲜血的爱情发展过程也很动人。

顺便说,书中的人名地名都用犹太语或希腊语拼写。从中可以看到,这些古代名称的中文译音,如耶稣、耶路撒冷等,比英文译音准确得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