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2, 2010

曹雪芹故居







这故事很有意思:
----------
一部千古名著《红楼梦》留下了无尽谜团。书的著作者曹雪芹对后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谜。相传,曹雪芹晚年曾经在北京西北郊居住,《红楼梦》也正是诞生在这里。但这仅仅是一个传说,除了民间记忆外,没有任何记载能够证明曹雪芹的确切居住地。

20世纪70年代,一个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的发现小规模地流传开来,在北京香山脚下的正白旗村里,一位叫舒成勋的老人发现一座老屋,那儿可能是曹雪芹在香山居住过的地方。

根据后来老人的回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我已经退休了,之前在北京第27中学工作。我这人一辈子都是做教员,也做过记者,也在唐山、秦皇岛、青岛各处谋生。我这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看《红楼梦》,《红楼梦》带在身边四五十年,除了工作之外,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红楼梦》。

当时啊,我是想回北京安度晚年,那是1971年的事情了,发现的那天是那年的4月4日,我进城办事去了,我爱人在收拾房子,我家的三间北房的西面还有一个西小间,以前一直都空着,也没有什么人清理过。结果她那天想把那屋清理一下,往外搬东西的时候,不小心把墙皮碰掉了一块,她无意间看了一眼墙皮,哎哟,她发现墙皮里面还有一层墙皮,而且隐隐能看到一些墨迹。我爱人也很好奇,她就不收拾屋子了,慢慢地剥,发现墙皮很容易剥开,结果剥、剥,没有想到,越剥字越多。这时候天已经晚了,我从城里回来,我爱人对我说:咱们家出新鲜事了。我当时不信,说咱们这老破屋子还能有什么新闻呢。她说真是出新闻了,咱家墙皮里还有一层墙皮,出了不少字。

我也稍微懂一些咱们中国古代的文化什么的,马上拿了手电筒过来,对着墙一看,字迹非常清楚,都是抄录的东周列国志的诗,抄录一些描写杭州西湖、苏州一带的诗。

于是,舒成勋老人和老伴儿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开始认真地将墙皮细细剥开,几天后,整个墙壁的墨迹都已经显露出来,上面60%的面积都是排列整齐的、字迹很清楚的题壁诗,共有八首,舒成勋老人把这八首诗认真地鉴别了一番,他认为这其中的七首出自一个人的笔下,另外一首明显笔迹不同。但是,老人的考古知识有限,也不能接着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在既没有史料确切记载,也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要证明三十九号老屋就是曹雪芹在200多年前居住过的地方,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考证一时陷入了困境。但是,舒成勋老人想起了一个人,一位年前为题字墙壁来拜访过他的中年人,他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僵局。

现在,当年的这位中年人已经是六十有余的老人了,他叫张行,居住在北京前门的老宅子里。由于家庭的影响,他自幼爱好绘画。1977年的一天,当时在一家机械厂当工人的他来到香山一带写生,他对三十九号老屋题壁诗中的“拙笔”二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因为当时他即想到了家里书箱上的“拙笔”二字。二者会不会有联系呢?张行当时只顾上惊喜了,并没有跟舒成勋老人说起这件事。

后来,又经过中间人的介绍,舒成勋先生去了张行家,看到了张行几次提到的黄松木箱子,张行家里一共有一对。

张行说,原来箱子里装了很多书,当时因为家中老母身体不好,要花钱治病,就都把书变卖了,换点药钱,当时文物商店的人只认里面的书,不要箱子,结果文物商店的人只对书做了价钱,他们知道这个书是哪个年代出的,对箱子不感兴趣,结果这个箱子就一直保留在张行家里。

在张行的家里,看见黄松木箱子的舒老变得异常兴奋,因为在书箱子上确实有曹雪芹的号:“题芹溪居士”。把曹雪芹的名字写出来了,如果这个东西是真的,那么,这将成为带有曹雪芹的名字的文物的首次发现。

这个做工精细的木箱上明确刻着乾隆二十五年,这正是曹雪芹生活的年代。此外在其中一个书箱的右上角,赫然写着“题芹溪居士”的字样,芹溪居士正是曹雪芹的号,这足以说明这对书箱正是送给曹雪芹的。而在书箱的落款处,人们发现了“拙笔写兰”四个字。专家认定,这两个字的笔迹与题壁诗中的拙笔二字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看来,根据初步猜测,这是“拙笔”先生题词并送给曹雪芹的一对书箱。

采访(张行):这个书箱就是祖上留下来的,从我老爷爷那辈儿传下来的,听我父亲原来说就是朋友寄存下来的东西,人走了,把东西留在这儿,临走还说呢,你这东西别卖了,万一将来人来了,回来取。结果没有回来过。

这对200多年前的书箱不但证实了拙笔的真实存在,而且透露出拙笔与曹雪芹非同一般的关系。那么,拙笔是不是传说中送给曹雪芹对联的那个鄂比呢?如果这两个人就是同一个人,那么人们至少可以确定,老屋确实是与曹雪芹有关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