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8, 2010

长不大的孩子


Diane Arbus(March 14, 1923---July 26, 1971)

Diane Arbus出生于纽约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他的父母是第五大道上一家豪华用品商店的店主。18岁她和高中甜心结了婚,夫家也是犹太人,家里也在第五大道上拥有商场。夫妇俩都爱好摄影,生了两个女儿后离了婚。

她的一家人都具有超凡的艺术才华。爸爸退休后,成了画家,妹妹是雕塑家,哥哥是美国桂冠诗人。她先是做商业摄影,后来改摄人物。她和她的模特保持亲密持久的关系,多年来为他们反反复复的照了许多像。

她照的对象往往是现实社会中那些畸形,残障,丑陋的人。她说:

"You see someone on the street and essentially what you notice about them is a flaw."

"There is a point between what you want people to know about you and what you can't help people knowing about you."

"I always thought of photography as a naughty thing to do - that was one of my favorite things about it, and when I first did it, I felt very perverse."


48岁时,她在浴缸里自杀,两天后才被朋友发现。






人们经常把她和Carson McCullers相提并论。虽说一个是小说家,一个是摄影师,她们却都热衷于在作品里展示残障丑恶的人物,她们看待世界也一直带有一股女孩子气,任性,幻想,淘气,恶作剧。

其实,她们一直都被密密实实的保护和宠爱着,家庭富裕,衣食无缺。亲人们环绕四周,在物质和感情上总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她们天性强大,不断索取,富有进攻性。可又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弃儿或流浪儿,用黑色的想象力观察着街上的过客,四边的邻里。她们自身的世界过于浪漫和简单,可偏偏向往那些遥远的,破败的,黑暗的,苦痛的犄角旮旯。

她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用最激烈,最直接,最青春期的方式去梦想,去实现,去经历爱与拒绝,梦想与破灭,依赖与独立。用酗酒,任性,焦虑,发作,自杀来拒绝进入成人世界,不与外界妥协。

在《婚礼的成员》里,麦卡勒斯这样写道:“傍晚天色泛白,拖得很长。八月的一天可以分为四个时段:上午、下午、傍晚、夜晚。傍晚时天空呈奇异的青色,倏忽消退变白。天光里有浅浅的灰,葡萄架和树慢慢阴沉下来。此时麻雀成群,在小镇的屋顶上盘旋,此时沿街渐暗的榆树上有八月的蝉鸣。傍晚的声响里有一种含混暧昧的光景,迟迟地不散:路边纱门的拍击,孩子的说话声,某家院子割草机的嗡鸣。弗·洁丝敏把晚报拿进屋,暮色向厨房汇聚。最先黑下来的是屋里的角角落落,然后墙上的图画也渐渐隐没。他们三个在沉默中看黑暗涌入。” 

当黑暗涌入后,她们走进黑暗,沉迷于黑暗之中。

No comments: